發布:2023-05-04 18:09:10 關注:31252次
一、學校簡介
沈陽建筑大學地處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沈陽,位于風光秀美的渾河南岸。學校是省部共建高校,原隸屬于國家建設部,始建于1948年,時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是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軍事教育家何長工親自創辦的我軍歷史上最早的一所軍事工業高等學校,為解放戰爭需要培養軍工技術和管理人才。學校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現有一級學科博士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6個,專業學位碩士點13個,本科專業5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建筑學、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是省“雙一流”建設學科。
學校現有教職工1439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713人、教授238人、副教授445人。其中,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1人,國家級專家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5人,國家級青年類項目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8人,“興遼英才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遼寧特聘教授)5人,“興遼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3人,“興遼英才計劃”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及遼寧省創新團隊8個,遼寧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
近五年,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9項,國家社科基金2項,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65項,獲中國專利金獎1項,省級科技三大獎16項,遼寧省專利獎1項、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2項、科技部備案的社會科技獎勵18項。獲專利2923項,轉化科技成果1500余項,到賬金額31520萬元,入圍“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排行榜(TOP100)”,專利轉讓數位居省屬高校第1位。
近年來,學校重點圍繞光伏建筑一體化、低碳環保、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領域開展科學研究,解決行業及地方發展急需的關鍵技術和瓶頸問題。學校與國家能源集團合作共建“綠色能源與建筑研究中心”,現已形成完備的研發技術體系,自主研發技術經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并已在沈陽、大連等地推廣應用。2022年,獲批沈陽市“綠色能源建筑與城市系統工程院士工作站”項目。學校與研祥集團合作建設國家特種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沈陽分中心,開展基礎性和共性技術研發,已完成2項國家級科研課題。
學校還承擔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調研及遼寧“十四五”城鎮化科技創新規劃、遼寧農村飲水工程標準編制工作等。學校承擔的“大連理工大學遼東灣校區項目”獲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一等獎,“盤錦城市文化展示館”項目獲全國建筑設計領域最高榮譽“建筑創作金獎”。學校承擔錦州王桂蘭干部學校的設計建設,完成了遼西北供水配套凈水廠總體規劃和設計工作,自主研發的裝配式超低能耗建筑技術體系通過了德國被動房研究所建造系統認證。
學校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固樹立“文化育人”理念,傳承和精心設計了以紅色文化、校史文化、建筑文化、景觀文化、生態文化、狀元文化、工匠文化、雷鋒文化、廉政文化、校友文化等十大文化為核心的特色大學文化體系,優化育人環境,提升文化軟實力。學校先后獲批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省“三全育人”示范高校、省教育系統雷鋒式學校、省文明校園、省最美校園、省勞動教育示范學校等稱號。
二、人才需求
1. 優秀博士人才需求計劃信息詳見下方《沈陽建筑大學2023年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高層次及急需緊缺人才計劃信息表(第二批)》。
2.面向海內外誠招優秀人才、青年才俊,人才需求信息常年有效。
三、基本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法規,熱愛教育科研事業。
2.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恪守學術道德,勤勉工作,無犯罪記錄,無違反師德師風和學術道德懲處記錄。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就上云職公招
3.具有相關學科專業領域的博士學位,熟悉相關領域國際前沿的研究動態。應具有能夠勝任本學科核心基礎課程的教學能力,掌握良好的教學方法,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4.對相關研究領域有創新性觀點,未來研究計劃思路清晰,具有較好的學術潛力。
5.引進人才年齡原則上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不超過40周歲;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不超過45周歲;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不超過50周歲。
四、學校支持
1.聘任崗位:聘用到專業技術教師崗位,納入事業編制。
2.薪酬待遇:(1)學校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40周歲及以下)提供1000元/月的博士津貼,累計發放5萬元。
(2)學校對緊缺專業優秀人才視條件提供相應的科研啟動基金。
3.學校針對經學術評議認定的有發展潛力的急需緊缺優秀人才設立職稱聘任“綠色通道”。
4.符合沈陽市“人才新政”相應條件和國家、省、市相關人才資助政策的博士人員,學校將積極協助落實相關政策。
五、報名時間和方式
1.報名時間:自公告發布之日起3個工作日至2023年12月31日。視報名情況適時開展考核,確定擬聘人員后進行崗位核銷。
2.報名方式:網上報名。符合學校招聘條件的應聘者將個人簡歷、身份證、各階段學歷學位證書以及各階段的《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或《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資歷證書、工作經歷證明、政治面貌證明、學術成果等相關材料掃描后整理在一個文檔中(Word或PDF版)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郵件主題須注明:所學專業+崗位名稱+學歷+姓名+畢業時間。
具體的招聘流程請關注遼寧人事考試網發布的招聘公告。
六、聯系我們
浙江事業單位考試
1.沈陽建筑大學人力資源處(人才工作辦公室)
聯系人:王老師 曲老師
手機: 13909889488,13889300208
辦公電話:024-24692450,024-24694918
2.各教學科研單位聯系方式
單位 | 聯系人 | 聯系電話 | |
建筑與規劃學院 | 李老師 | 15002405958 | |
土木工程學院 | 吳老師 | 13700050067 | 2693651972@ qq.com |
機械工程學院 | 王老師 | 13555894399 | |
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 | 于老師 | 18802483528 | |
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 | 王老師 | 13066610363 |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 欒老師 | 13889216778 | |
管理學院 | 席老師 | 18640276686 | |
交通與測繪工程學院 | 韓老師 | 13072405095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洪老師 | 13604074293 | |
設計藝術學院 | 李老師 | 15566066618 | |
外國語學院 | 李老師 | 13555825787 | |
理學部 | 趙老師 | 13654904522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劉老師 | 13897931869 | |
工程訓練與創新學院 | 龍老師 | 15041225809 | |
綠色能源建筑與城市系統工程院士工作站 | 滕老師 | 13940220146 | |
心理教育中心 | 張老師 | 15942024968 |
誠摯歡迎海內外英才加盟沈陽建筑大學!
人力資源處
2023年5月4日
【1】凡本網注明"來源:濱海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濱海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濱海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