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2-04-27 18:58:04 關注:19352次
山東師范大學始終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師范教育特色,通過開展“啟航課堂1+1”公開課活動,細化“觀摩-展示-評課-反思”四個環節,創新教師培養機制,著力提升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
結對“1+1” 為新教師“筑基壘臺”
學校本著“全員參與、全員發展,多元督教、多員促教”的工作理念,將新教師培訓與教學評價相聯、與課堂實境相融、與師德師風相適、與教師發展相通,讓新教師一入校就能夠找到工作方向和歸屬感。 在學校統籌安排和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全方位指導下,新教師完整經歷“觀摩老教師優質課—面向全校師生上公開課—接受老教師及教學督導和同行評課—反思自身教學成效”四個環節,在最短時間內實現從“新手”到講師的蛻變。
新教師具有較高的科研素質和較強的學術能力,但由于對教學環境不熟悉,沒有系統完整地接受過高校教學技能培訓,駕馭課堂的能力還存在欠缺,為幫助他們補齊短板。” 早在2021年春季學期開學伊始,學校就開展了首屆“百優課”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全校21個學院的近百名教師開講公開課、校院兩級督導組成員現場督導、各學院教師前來觀摩、課后開展點評和教學研討。此次活動正是上次活動的“升級版”。
傾情“傳幫帶” 做好從教“引路人”
為幫助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認知和教育理念,夯實教學基本功,學校精挑細選了90名老教師組建了一支陣容強大的導師團隊,其中不乏國家級省級教學名師、教學能手、專業競賽獲獎教師等。他們用心輔導每一名青年教師,手把手教他們寫教案,逐字逐句幫他們理順講課稿,反復打磨推敲每一個教學環節。
一學期下來,老教師們不但親身示范優質課供青年教師觀摩學習,還指導青年教師開了99堂公開課,磨課200多次。正是他們本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將自己幾十年厚重的教學積淀傾囊相授給青年教師,才讓新教師啟航之路走得更加堅定自信。從新教師記錄的反思和感受中,學校還評選出40余篇優秀教學反思案例集結成冊,通過官網和微信公眾號推送全校。
全校“一盤棋” 打造“起航共同體”
學校把青年教師的成長作為重點工作內容,校黨委書記唐洲雁、校長曾慶良帶頭走進教室和實驗室聽課,和老師們面對面交談,并提出意見建議和殷切希望。同時,學校各部門和學院協同推進,為青年教師“揚帆起航”提供有力支撐。
人力資源處(黨委教師工作部)堅持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師資培養模式,牽頭修訂出臺專任教師崗位考核辦法、師資培訓培養實施細則等文件,對新教師第一年教學工作不作考核,鼓勵支持新教師潛心開展教學觀摩和鍛煉。還在網絡全員培訓中專設教學能力提升板塊,指導青年教師盡快適應崗位要求。
“課堂教學節奏把握不到位”“重難點不突出”“ppt設計不科學美觀”……經濟學院針對新教師上課遇到的共性問題,向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提出培訓申請。中心結合學院學科專業特色,為30名青年教師提供“送課到門”服務,相繼組織開展了5場、為期兩個半月的教學設計及課程思政專題培訓。
學院先后推出13位新教師進行公開課展示,收到聽課記錄近60份、課后反思39份。把‘啟航課堂1+1’公開課活動與黨建引領和師德師風系列活動相結合,組織新教師參加‘發揮銀發優勢,傳承紅色基因’——聽離退休教工黨員講黨史等活動;與新文科建設相結合,完善教學規劃、教學方法;與新教師導師制相結合,把公開課開展情況、取得的成效作為學院名優導師評選的重要指標;與教研活動相結合,組織師生座談會,督促新教師積極反思。
【1】凡本網注明"來源:濱海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濱海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濱海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