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3-12-29 16:06:18 關注:10652次
一、招聘計劃及要求
因學院發展需要,特面向社會公開招聘藥學系教學科研崗位專任教師2-3名。具體要求如下:
1.獲得有機化學或藥物化學博士學位;
2.英語聽、說、讀、寫熟練;具有良好的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
3.身體健康,學風嚴謹,愛崗敬業,有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
4.以第一/通訊作者在國際主流刊物上發表論文3篇以上。
二、引進政策
(一)、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
按照擬引進人員的教學科研水平分杰出教授、雙龍學者兩大類。具體要求如下:
1.杰出教授
a類:教學科研水平達到或接近院士、國家重大人才工程計劃以及海內外具有與上述人才相當學術地位和成就的學者。
b類:教學科研水平達到或接近國家重要人才工程青年計劃的人才以及海內外具有與上述人才相當學術水平的學者。
待遇(服務期10年,首聘期5年)
2.雙龍學者
符合浙江師范大學雙龍學者特聘教授申報條件的優秀人才(省內外省級人才引進納入雙龍學者統籌考慮)。
(1)年齡、職稱要求:理工科類年齡一般要求45周歲以下,人文社科類一般要求50周歲以下;應聘者一般應具有正高職稱,具有博士學位且具有1年以上國外學習工作經歷者可適當放寬職稱要求。
(2)業績要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①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及以上(排前四名),或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及以上、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一等獎及以上(排名前三),或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排名前二)、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二等獎(排名前二),或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三等獎(排名第一),或學術成果入選全國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專著。
②理工科學者在近6年(自申報當年前推)主持2項及以上國家級一般項目或者主持國家級一般項目1項和省重大、重點項目1項,并取得以下業績之一:在本學科公認的一流學術期刊發表系列論文(提供6篇代表作),成果原創性強、影響力大;應用研究和技術創新成果,能有效解決生產實踐中關鍵技術問題,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產業化應用效果明顯;主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或金課1門。
③人文社科類學者主持2項及以上國家級一般項目或者主持國家級一般項目1項和省重大重點項目1項,并于近6年取得以下業績之一:在本學科公認的一流學術期刊發表系列論文或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提供3項代表性成果);主編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或金課1門。
(3)直接引進的高水平博士可不受雙龍學者入選條件的限制,應聘者需提供原創性強、影響力大的代表作,其中自然科學類8篇,人文社會科學類4篇。
(4)待遇(服務期10年,首聘期4年)
(二)、青年博士引進政策
1.引進對象
國內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畢業的青年博士(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特別優秀的可適當放寬年齡限制)。
2.首聘期制度
引進博士實行4年首聘期制度。
3.待遇(服務期10年,首聘期4年)
三、應聘方式
(一)報名方式:
有意向者請填寫《浙江師范大學專任教師崗位應聘報名表》(文末點擊“浙江師范大學2023年專任教師招聘公告”獲取),電子郵件主題為“【應聘藥學系教學科研崗位專任教師】+姓名+今日招聘網jrzp.com”,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二)聯系方式:聯系人:張老師;聯系電話:0579-82282269。
四、學校介紹
浙江師范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綜合性省屬重點大學,前身是杭州師范專科學校,1956年4月16日經教育部批準設立,1958年升格為杭州師范學院。1962年,杭州師范學院與浙江教育學院、浙江體育學院合并,更名為浙江師范學院。1965年,浙江師范學院從杭州搬遷至金華,1985年更名為浙江師范大學。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財政學校、浙江幼兒師范學校和金華鐵路司機學校相繼并入。2015年,學校入選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2020年獲評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學校擁有金華校區(校本部)、杭州蕭山校區、杭州西湖校區、蘭溪校區等4個校區,20個學院(含獨立學院)。
學科門類齊全,有70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34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3個,1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3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6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7個博士后流動站,2個國家“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數學、化學、工程學、材料學、環境/生態學、計算機科學、動植物學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0個學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學科。擁有國家級課程28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
師資結構合理,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共享中國科學院院士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特聘教授3人,青年學者2人,海外高層次人才7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5人,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6人,國家突出貢獻專家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3人。
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穩步提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人文社科)34項、全國教科規劃優秀成果獎8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20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項。擁有省級以上科研創新平臺36個,包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各1個、省重點(工程)實驗室9個、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哲社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新型重點專業智庫2個、省新型高校智庫1個。共建附屬學校48所。學校立足浙中,深化與金華戰略合作,積極助推改革強省、創新強省、開放強省和人才強省建設。
國際交流合作不斷推進,學校與5大洲、6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280余所高等院校或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和交流關系,與70余所國(境)外大學確立了校際學生交換項目,入選“浙江省十佳對外合作單位”“浙江省國際化特色高校”建設單位。學校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商務部“中國基礎教育援外研修基地”,外交部、教育部“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在海外建有5所孔子學院、1個獨立孔子課堂和1個中文教育中心,獲批成立教育部中國南非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國際中文教育實踐與研究非洲基地、浙江省孔子學院師資選拔培訓中心。
五、學院介紹
浙江師范大學化材學院已形成本-碩-博-博士后一體化及留學生教育在內的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下設化學系、藥學系和應用化學系,有化學、化學+生物科學本碩銜接試驗班2個師范專業和藥學、應用化學2個非師范專業,其中,化學專業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化學+生物科學本碩銜接試驗班為全國首批高素質復合型碩士層次高中教師培養試點專業,應用化學為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省“十三五”普通本科高校新興特色專業。擁有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碩士點,化學教育博士和碩士2個培養方向。現有全日制本科生74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484人,博士后38人。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90余人,其中正高職稱34人,包括雙聘院士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青年學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省“萬人計劃”人才5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省特聘教授2人,省海外高層次人才2人,省151人才第一、第二層次5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8人,校雙龍學者特聘教授29人。獲批教育部創新團隊、省領軍型創新團隊和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各1個。
化學學科先后入選省重中之重學科、“十三五”和“十四五”省一流學科(a類),應用化學入選省重點學科。擁有“先進催化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固體表面反應化學”省重點實驗室、“含氟新材料學科”國家“111”計劃創新引智基地、“化學”省重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藥學”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浙江師范大學—巨化集團公司氟化工研發”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示范基地等教學科研平臺。現有實驗用房9000余平方米,配有核磁共振波譜儀、透射電鏡、掃描電鏡及單晶衍射儀等大型儀器,設備總值近億元。
學院教師近5年獲批國家級項目53項,其中國家基金重大項目課題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前沿”重點專項課題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54項,其中省重大/杰青項目4項;已在nat. mater.、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等期刊發表論文800余篇,獲省科學技術獎4項。化學和材料科學esi排名連續多年位居全球前1%。
學院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近五年,學生獲“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全國金獎、“創青春”專項賽全國金獎、“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一等獎、全國大學生化工設計競賽一等獎、“東芝杯”理科師范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創新獎(最高獎)等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項297人次,主持國家級、省級學生科研訓練項目63項,本科生發表sci論文73篇,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錄取率均名列學校前茅。辦學至今,培養了浙江省40%左右的中學化學特級教師,涌現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和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等杰出校友。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hcxy.zjnu.edu.cn/2023/1225/c16657a456293/page.htm
【1】凡本網注明"來源:濱海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濱海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濱海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