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2023-01-30 22:08:35 關注:30926次
應聘辦法
1.報名時間
自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招滿為止。
2.提交材料要求
為了確保方便、快捷、成功應聘崗位,請應聘者務必按照以下要求進行投送材料:
(1) 第一、二、三類人才請填寫《江西中醫藥大學引進高層次人才申請表》(附件1);博士人才請填寫《江西中醫藥大學2023年博士人才應聘申請表》(附件2);申請博士后請填寫《江西中醫藥大學2023年師資博士后申請表》(附件3)。
(2) 相關資質證明材料(pdf電子掃描件,包括各學習階段學歷學位證書、專業技術職務證書、有效期內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正反面或護照,職業資格證書、有關獎勵榮譽證書等。海外留學回國博士還需提供教育部學歷學位認證、留學回國人員證明等材料)。
(3) 科研成果證明材料(pdf電子掃描件,包括重要學術論文及三大檢索收錄情況、代表性科研項目及科研成果獲獎證書)。
(4) 博士畢業生須按《江西中醫藥大學應聘人員專家推薦信》(附件4)格式提供兩名同專業領域正高職稱專家推薦信,其中之一應為導師推薦信(面試時提交原件);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博士研究生無需提供。
一、二、三類人才及博士人才請將上述材料以電子郵件附件的形式發至應聘部門聯系人郵箱。(文件名格式為:畢業院校+姓名+專業+應聘部門+崗位,如“江西中醫藥大學+張三+中醫學專業+中醫學院+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
申請博士后請登陸學校官網(https://www.jxutcm.edu.cn/)或人事處網站(https://rsc.jxutcm.edu.cn/)查閱“江西中醫藥大學2023年師資博士后招聘公告”,詳細了解并按有關要求報名。
3.誠信要求
應聘者應誠信報名,須向學校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和材料,不得弄虛作假。凡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取消應聘資格,學校不予聘用或解除聘用(博士后)合同,并將其失信情況及時反饋原單位,記錄個人檔案;應聘人員需按要求制作并發送郵件,應聘材料不齊全、不規范者,或不符合崗位招聘條件者,均不予以受理。
招聘程序
五、資格復查、招聘
1.博士研究生招聘參照《江西中醫藥大學引進高層次人才面試招聘管理辦法》要求,采用面試考核方式進行,流程包括學校組織面試、試講、專業測試、健康檢查、思想政治考察等環節。
2.資格復查:資格復查的時間、地點、須提供的材料、聯系方式等由用人單位直接通知。
3. 考核時間、地點、方式等另行通知。
六、體檢、聘用
1.根據考核成績,按崗位招聘人數1:1的比例確定體檢人員。
2.體檢標準參照《江西省申報認定教師資格人員體檢辦法(試行)》執行,體檢地點在我校附屬醫院進行,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3.對體檢合格人員進行思想政治考察和公示。
4.經面試考核、體檢、思想政治考察、公示無異議后,辦理聘用入編手續。
七、聯系方式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梅嶺大道1688號江西中醫藥大學人事處(博士后管理工作辦公室)
郵編:330004
聯系人:吳老師
聯系電話:0791-87119112
招聘專用郵箱:[email protected]
學校網址:http://www.jxutcm.edu.cn/
人事處網址:http://rsc.jxutcm.edu.cn
招聘政策
一、引進人才類型
第一類:杰出人才
擁有良好學術聲譽與學術領導能力,在所從事學科領域做出了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能引領學科發展,推動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學校教學、科研整體水平,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相關學科在國際上的地位和聲譽。年齡一般不超過65周歲(195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第二類:領軍人才
具有學術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在所從事學科領域做出具有影響力的突出貢獻,能夠把握本領域學科發展方向,引領本領域學術前沿,承擔國家或區域重大戰略需求領域的科學研究,取得重大標志性成果,提升課程教學質量,開展教學改革研究,負責創新課程體系建設;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提高國際影響力。國家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協同創新中心)的帶頭人;國家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個人排名前二)或二等獎(個人排名第一);國家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個人排名前二)或二等獎(個人排名第一);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個人排名前二)或二等獎(個人排名第一);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等。年齡一般不超過50周歲(197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第三類:拔尖人才
具有正高(或相當)專業技術職稱。在學術學科方面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帶頭人,所從事的領域具有一定科研優勢,已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重要成就,學術、技術水平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或居省內領先地位。省部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協同創新中心)帶頭人;省級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個人排名前二)或二等獎(個人排名第一)以上。省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個人排名第一)以上;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個人排名第一)以上。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針灸學會、中藥學會、藥學會等行業一級學會的二級分會副主任委員以上。國家級或行業規劃教材主編等。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197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第四類:博士人才
a.應聘教學科研崗位,在其所從事學科、專業領域內嶄露頭角,已獲得較高學術成就或同行專家公認的科研成果,具有創新發展潛力的博士研究生、出站博士后。
b.應聘教學科研崗位,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學科或第四、五輪學科評估獲a+學科的博士研究生(根據博士研究生畢業時間判定);中國科學院等國家級科研院所及國家部委下屬科研院所博士研究生;中醫臨床專業博士研究生(具有執業醫師資格)、中醫“四大經典”(金匱、傷寒、溫病、內經方向)或西醫內科學、西醫外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c.應聘教學科研崗位,教學科研及學科專業建設所需的其他具有博士學位人員。
d.應聘管理崗位、教學輔助崗位,具有博士學位人員。
第五類:師資博士后
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博士畢業生,年齡一般在35歲以下(1987年1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畢業不超過2年。
工資待遇
高層次人才待遇
引進人才 | 科研啟動金 | 引進待遇(萬元) (包含安家費、 購房補貼) | 其他相關待遇 | |
類型 | 自然學科 (萬元) | 人文社科 (萬元) | ||
第一類:杰出人才 | 面議 | |||
第二類:領軍人才 | 100-300 | 50-100 | 200 | 年薪80-100萬元 |
第三類:拔尖人才 | 50-80 | 20-40 | 50-80 | 年薪30-50萬元 |
第四類:博士人才 | 5-10 | 3-8 | 20-50 | 按規定享受國家基本工資、學校績效工資,博士津貼500元/月(發3年),提供1年公租房一間免費使用,或發放租房補貼1200元/月(發1年);享受學校相應獎勵及附屬三甲醫院提供的優質醫療保障服務。 如有海外博士后經歷的,引進待遇可再增加5萬元;具有國內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經歷的,引進待遇可再增加3萬元。 |
第五類:師資博士后 | (1)在站期間(2年)年薪25萬元,可申報內聘副教授。 (2)有意愿留校工作的,與學校簽訂留校協議,給予65萬元引進費,科研啟動金10萬元。 |
注:
(1)以上引進待遇均為稅前待遇。
(2)第一、二、三類人才引進待遇由學校根據實際需要,聘請國內外同行專家或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組建專家評議組,根據其崗位職責、工作任務等進行綜合評議。
(3)業績特別優秀突出的第四類博士人才可申請年薪制,年薪范圍為25-35萬元。須經國內外同行專家或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組建專家評議組,根據其崗位職責、工作任務等進行綜合評議。
2.南昌市政策
符合條件者可享受南昌市人才政策:在2020年6月16日之后來贛工作的博士研究生給予每人一次性就業、安家、租房等生活補貼5萬元;首次將戶口遷移至南昌(含集體戶口),每人發放1000元落戶獎勵。具體參見《關于支持大學畢業生和技能人才來昌留昌創業就業的實施意見》(洪發〔2020〕9號)及其補充規定。
3.江西省政策
符合條件者可享受江西省人才支持政策:推薦申報江西省“雙千計劃”人才項目(國家級重大人才項目入選者可通過綠色通道直接進入考察環節)、江西省“井岡學者”等人才項目;入選可享受相應的科研經費資助和生活補貼,具體詳見相關文件。應聘條件
醫學、藥學、化學相關專業;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35周歲以下。
附加文檔
【1】凡本網注明"來源:濱海人才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于濱海人才網,轉載請必須注明濱海人才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是本著為求職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
其他教職工招聘